當孩子遇到危險,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什么?相信很多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將孩子的性命放在首位。
例如發生在2015年的一起“電梯吃人”事件。手扶電梯踏板突然裂開,乘扶梯的媽媽掉落在空洞中,卻將兒子托舉起來,往安全地帶推了一把。最終孩子得救,媽媽卻因救援不力去世。
這種母親為孩子受苦犧牲的事件,令無數人感慨母愛的偉大。但如果母親在危險面前稍有猶豫,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人們的指責。
例如,最近網上的一段視頻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。在短短的幾秒視頻中,卻出現了非常驚險的一幕,幼小的孩子沖上了馬路,險些被沖到面前的車輛撞倒。
而跟在她后頭的媽媽,在面對危險一刻,沒有及時將孩子拉回來,而是下意識后退了幾步。好在車及時剎住,沒有釀成大禍。隨之而來的爸爸怒上心頭,直接抬腿飛踹了一腳妻子。
果然,評論里有很多人對爸爸的這一行為表示了理解,認為媽媽還有看顧好孩子就是失職,而且竟然沒有勇敢地將孩子帶來危險。甚至表示自己也會做出這樣的舉動。
首先,我們應該要明確的是,遇到危險時,下意識地選擇保全自身,完全是出于人性本能。為什么舍己救人的故事值得歌頌?因為違背了人類“趨利避害”的本性。
所以,視頻中的這位媽媽,在車即將撞上來的那一刻,選擇保護自己而不是孩子,是可以理解的。
要說這位媽媽做得不對的地方,就是沒有看顧好孩子,任其沖到了馬路上。當然,這也不是她一個人的責任,而是夫妻雙方的責任。所以,這位爸爸完全不顧自己的失責,而是將怒氣發泄到妻子身上,也是錯誤的。
但這個視頻之所以能夠引起熱議,一方面來說,是打破了“女本柔弱,為母則剛”的謊言。
《人間世》中,有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孕婦吳瑩,她根本不適合懷孕生子。但出于讓孩子出生的信念,在分娩過程中承擔了常人想不到的危險,終于讓孩子平安落地,自己卻死在了病床上。
汶川地震中,一位媽媽用自己的身子護住孩子。坍塌的房子壓垮了她的身軀,她卻努力給孩子留下小小的空間。
好像除了母愛和偉大,我們沒有別的形容詞贊美這樣的行為。但是,一味歌頌母愛之偉大也無形中給媽媽們上了一道枷鎖。換言之,如果你不愿為孩子這樣付出,一定是你不夠愛孩子,不夠偉大。
但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,也僅僅是一位普通人。在危險面前,她根本來不及思考,救或不救孩子只是出于本能。我們可以敬佩那些選擇犧牲自我,拯救孩子的英雄母親;但是不應該過于苛責只是下意識想躲避危險的普通媽媽,萬一真的失去孩子,最難過的也是媽媽,而不是指責她的人。
另外一方面,隨著人們觀念的進步,已經不再認可帶孩子只是母親的責任。之前看到孩子因家人過失而受傷或死亡的案例,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:怎么當媽的?
孩子生病發燒,一定是媽媽疏于照顧;孩子被車碾到,一定是媽媽沒看好……在這些案例中,當了甩手掌柜的父親成了隱形人。
帶孩子是父母雙方的責任,父親自己也沒有看護好孩子,卻將責任全部歸結到媽媽身上,根本不合理。
媽媽只是人,不是神,總有無力顧及的時候。爸爸與其在危險發生后指責媽媽不夠好,不如平時多照顧一些,也免去了事后后悔,不是嗎?
總之,希望大家給媽媽們多一點寬容與理解,原諒她們偶爾的失誤,也不要苛責每位媽媽都是舍己為人的英雄。另外,也希望爸爸能夠更多地參與到育兒過程中,承擔起應有的責任。
作者:生梨媽媽
版權歸育兒網所有,
未經許可謝絕轉載。
Notice
關注育兒網視頻號
與您共享育兒及育兒有關的生活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