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里沒味,想吃點甜的。蛋糕、泡芙、巧克力、小餅干、蜜餞、飲料帶給我們無限甜蜜,吃點甜的,真開心啊~但是,這個人人都喜歡吃的糖,實則每天都在摧殘著我們的健康。
心血管疾病是中國人死亡的頭號原因,平均每10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。而糖就是“幫兇”之一。與不喝飲料的人相比,每天喝超過1杯含糖飲料,患高血壓的風險升高18%,高血脂風險升高32%,這些慢性病,均會給心臟帶來損傷。
國外的一些研究還指出,冠狀動脈硬化是一種起源于兒童的疾病。兒童冠狀動脈硬化除了與吃過多的脂肪類食物有關,也與兒童喜歡吃甜食,大量攝取糖關系極大。雖然兒童沒有出現冠心病等癥狀,但是為成年期患心腦血管疾病埋下了禍根。
生活中很多食品成分表中會有“果葡糖漿”這種物質,在2011年首度證實果糖與肝臟疾病有關。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發現,全美有30%非酒精性脂肪肝,可能與果糖有關。
富含果糖的飲食能夠誘導肝損傷、肥胖、葡萄糖耐受不良、肝腫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疾病,這些疾病也為腫瘤生長提供了一個有利環境,同時還會增加腹瀉和痛風的發病危險。最值得注意的是:人身體實則并不需要糖。
葡萄糖的分解會為我們帶來能量,但是也會產生丙酮酸和乳酸物質,這種物質是要靠維生素B1的酶分解排出體外的。如果糖吃得多,身體內的維生素B1會消耗殆盡,當丙酮酸積累的多了,人會有情緒異常、莫名惱怒的情況發生。
日本眼科專家研究認為,如果身體里的維生素B1和鈣缺乏,眼球壁會逐漸失去彈性,導致近視的發生,或者加重近視的程度。
高糖食物很容易上癮,人的血糖一旦下降之后幸福感會逐漸減弱,只能補充更多的糖滿足自己,這就是糖“上癮”。喜歡吃“甜”的人往往在生活中承受著很大的壓力,如果一個人吃的甜食足夠多,大腦會建立起這種快感,形成一種潛意識或者無意識行為。
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要超過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,這包含每天吃的餅干、蛋糕、糖果,是攝入總量。
而我們吃的甜食中,一勺大果醬約含糖15g、小罐可樂約含糖37g,一只蛋卷冰激凌約含糖10g,餅干約含糖10g,吃幾種,攝入糖即超標。而攝糖超標的結局就是造成胰島負擔,多余的糖分在體內轉化成脂肪,引發肥胖。
糖在口腔中能為損壞的牙釉形成齲病的細菌提供有力的環境,牙釉質遭到破壞之后,牙縫變大,蟲牙,蛀牙等牙齒疾病就會發生。
少吃糖,多健康
(圖片來源:新京報)
因為意識到糖的危害,越來越多的國家、健康組織和學校,開始行動起來,一些國家已經禁止含糖飲料廣告的投放。
糖會為健康帶來這么多的危害,對我們來講,少吃糖總是沒錯的,生活是苦一點,但是,健康才是真的甜。
覺得有用,別忘分享與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