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沒有過帶娃崩潰的時候?有沒有過不停地抱怨娃爹不負責任,只知道玩手機的時候?
在你喋喋不休地抱怨之下,如果娃爹真的站起來說要帶孩子,你會踏實安心的去臥室休息嗎?還是依然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們,又或者豎起耳朵來聽著外面的動靜?
我想后者居多吧,因為我也曾經這樣一位“無所適從”的老母親。既想讓先生幫忙帶娃,又對他充滿了擔憂和戒心,生怕把孩子們磕著碰著,不是哭就是喊。
我的觀念轉變發生在哥哥四歲的時候,他有一天突然對我說:“媽媽,你總是要說爸爸,我們兩個本來玩得很好。”孩子不經意間的一句話,卻讓我猛然警醒,我確實插手太多了。我對先生獨自帶娃的不信任讓四歲的孩子都有了抵觸情緒。
當我意識到這點后,每當先生陪著哥哥打鬧玩耍時,我不會再說制止之類的話。的確也沒有出什么大的亂子,有人說爸爸帶娃是災難,但是不同的育兒模式,對于孩子來說,自然也會帶來不同的體驗感。
耶魯大學研究表明:爸爸帶的孩子智商更高,這是為什么呢?
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?
媽媽懷胎十月,一朝分娩后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,自然而然地感覺育兒的重任就在媽媽身上,爸爸只是起到輔助作用。
有不少新手寶媽,在懷孕生娃前焦慮至極,擔心沒有經驗照顧不好寶寶。但通常三個月之后,媽媽開始得心應手以及與孩子之間血脈相連的那種感情,任何人都無法取代。
媽媽們自然而然就開始了自己的“獨裁”育兒之路,記得朋友生娃后從坐月子一直到孩子一歲多都是自己照料,之后有一次寶寶生病,娃姥姥著急要給孩子吃藥。她就立刻懟回去:“我生的孩子,他吃啥不吃啥我說了算,生死都是我的事。”
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極端,但也足以表明寶媽對孩子的全權掌控之意。
但在育兒路上,爸爸和媽媽應該是配合的狀態,任何一方獨霸掌控權,都會是育兒方向跑偏。
心理學家指出,一天中,與爸爸接觸不少于2小時的孩子,比一周內接觸不到6小時的孩子,智商更高。
對于孩子們而言,爸爸陪伴帶來的力量,媽媽通常無法給予。
1、 對于女兒來說,爸爸的行為會影響她的擇偶觀以及未來人際關系。
2、 爸爸帶的孩子動手能力更強,因為他們會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,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機會。
3、 爸爸喜歡放養孩子,約束性不強。恰恰因為這樣的育兒方式,會給孩子創造更多自己做主的機會,為孩子的性格添上堅毅、寬容等品質,還會具備更強的抗挫折和抗壓能力。
4、 年齡越小,爸爸的陪伴越不夠,可能會出現“父愛缺乏綜合癥”。孩子會出現食欲減退,焦躁不安,易怒等表現。
由此可見,爸爸育兒的好處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彌補媽媽的不足。因此,在育兒道路上,我們該放手時,就要學會放手。
這四件事情,請媽媽放手
育兒并非動動嘴皮子那么簡單,想要養好一個孩子,需要從他們的各個方面入手。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樣樣都大意不得。這么多的事情,其實并非每件事都需要由媽媽負責。反而育兒路上的四件事情,如果由爸爸來做,對孩子的發展更有好處。
第一、讓爸爸主動分擔家務
在家里,總是感覺媽媽在不停地收拾衛生,不是擦桌子就是掃地。在很多孩子的印象里,家務和爸爸完全沒有關系。
讓爸爸開始主動分擔家務,孩子看在眼里,就會明白,原來保持家庭環境衛生是全家人都應該做,并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工作。
倫敦大學有研究表明,爸爸是否做家務,直接影響到孩子,尤其是女兒的職業選擇。
第二、每天擁抱孩子一次
再淘氣的孩子,也值得擁有父母的擁抱。而爸爸擁抱帶來的力量和肯定,給孩子的震撼遠遠超過媽媽。
第三、每天陪孩子至少玩5分鐘游戲
無論養男孩還是女孩,日常和爸爸的游戲時間必不可少。只要玩耍打鬧適度,媽媽就不用過于擔心安全問題。同時,爸爸陪著玩游戲,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。
第四、每周至少三次共進晚餐
全家人圍著餐桌用餐,這種其樂融融氛圍,能讓孩子感受家庭的溫馨。也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,以及人格的健全。
不難看出,需要爸爸陪伴的四件事情并不復雜。但就是堅持做這些日常小事,就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無窮的動力。
讓爸爸愛上帶娃的方法
可能有寶媽說,我們也從一些育兒書籍中得知,爸爸帶孩子的好處。但是娃爹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要么就是沒陪一會兒,就帶著孩子來找媽媽了。
所以,想讓爸爸們愛上帶娃,媽媽們也需要注意些方式方法。
首先,善于發現爸爸的進步。
“新手”帶娃,過程中出現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是一定的,但寶媽用自己的慧眼,一定也能發現爸爸們的進步,即使是很細小的方面,也要牢牢記住。
其次,爸爸帶娃過程中,要經常性表揚,多鼓勵,少打擊。
發現爸爸細微的進步后,就要馬上毫不吝嗇地進行表揚。并且要指到明處,詳細地說出爸爸是在哪方面表現優異。
比如之前孩子哭鬧,爸爸不是束手無策,就是要找媽媽解決。現在可以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,安撫情緒。
最后,真正放手,不干預爸爸的帶娃過程
只有媽媽真正做到“甩手掌柜”,爸爸才能發揮他的育兒熱情。當爸爸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孩子一天天親密起來,甚至他們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時,爸爸就已經真正愛上了帶娃。
凌晨媽媽來叨叨:
把爸爸帶娃的熱情調動起來,他就能理解老婆帶娃的辛苦,與此同時就能分擔媽媽的重任,又能促進親子親密關系的養成,對孩子的性格,人格等都有益。
(本文圖片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)